Search

#台灣減塑成效不彰:試試另一種方式打擊塑膠污染

2020年底環保署最新統計,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台灣減塑成效不彰:試試另一種方式打擊塑膠污染

2020年底環保署最新統計,自政府提出逐步限塑政策後,十年來塑膠總用量不減反增,減塑政策顯然成效不彰。

全世界 #每分鐘平均有100萬個塑膠瓶售出,回收率卻不到15%,那些被回收的瓶子頂多變成不透明纖維,用於製造衣服、地毯等,但這些再製產品仍無法趕上塑膠垃圾產生的速度。

目前全球面對塑膠污染主要有三大方針,一是推動減塑政策,二是回收再製,三是發明取代物質,像是生物可分解塑膠等。

#塑膠可以轉化分解吃下肚嗎

今年6月《綠色化學》期刊公布,科學家們意外創造出一種突變酵素,能直接分解塑膠瓶原料PET聚酯,變成它的最小分子對苯二甲酸,然後透過微生物工程,進一步轉化成香草精。

#香草精 極具商業價值、占香精原料的大宗,廣泛使用於食品和美妝產業,常添加在藥物、加工食品或各種清潔用品、化妝品等。

目前全球大約有85%的香草精都由石化原料合成,也許未來塑膠瓶可作為一種新型碳資源,並能從中製造出高價產品。

#CSR #CSR在天下 #循環經濟 #綠色化學
#永續發展 #塑膠 #減塑減廢 #工業原料 #回收再利用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2021 台灣最具影響力的CSR交流平台
View all posts